院系新闻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本文在对中国制造2025文件内容分析认为,复合型人才必须拥有创新能力、绿色能力、应用转换能力。在对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创新创业教育、绿色课程开发和深化校企合作方面提出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路径。

一、问题提出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调整,我国制造业面临内外部压力。为了应对发达国家纷纷的再工业化战略和发展中国家借助廉价劳动力、资源条件等优势迎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国务院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意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统制造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蜕变。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式和我国制造业的现实国情,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制造,离不开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支撑和保障。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离不开人才强国战略的支撑,尤其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支撑。高职院校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供给的主体,承担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担。但是,随着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的出现,复合型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

中国制造2025要求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坚持把人才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基础,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紧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研究显示,中国到2020年将需要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等高技能人才合计1.4亿,缺口将达约2200万人。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探讨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制造发展水平和质量,更关系到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蜕变的成败。

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复合型人才能力新要求

复合型人才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本文认为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复合型人才指在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上,一专多能,具有创新能力、绿色能力、应用转换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制造不仅对于复合型人才数量上提出了要求,也对复合型人才规格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复合型人才具备创新能力、绿色能力和应用转换能力。

(一)《中国制造2025》要求复合型人才具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复合型人才的复合能力的关键要素。创新能力指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供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是国家十三五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以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战略中5项重点工程、九大任务以及十大重点领域,多次提及创新发展。第一,由于我国制造业目前基础技术仍然落后、核心技术依赖进口,产品以中低端为主等问题,这是我国制造业现实的窘境,要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具备创新能力。第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力推进十大重点领域发展,增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突破点。十大重点领域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精尖技术,对于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有着较强需求。以机器人为例,发达国家将机器人视为经济增长重要推力,大力研发国防、化工、医疗健康、家庭服务多领域的机器人项目。机器人作为高精尖技术代表,需要复合型人才拥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积极从事创新性活动,扩大市场应用和突破瓶颈技术,掌握机器人领域的话语权。第三,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加快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疗等领域发展,力争2020年建立15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运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的实验研发都迫切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创新资本的支持。

(二)《中国制造2025》要求复合型人才具有绿色能力

绿色能力是复合型人才复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能力指劳动力支持并促进工商业和社区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需要的技术、知识、价值和态度。绿色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走低碳循环发展和节约资源的道路,强调构筑环境整治和生态屏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国制造业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之一就是我国制造业存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巨大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大量拥有绿色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进行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第二,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加快制造业绿色制造升级、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制造要求产品在研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小,资源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实现绿色制造,需要复合型人才的人力资本支持,因此对于复合型人才绿色能力培养提出了要求和挑战。第三,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重点行业主要排污物排放强度降到20%。要进行绿色示范园区绿色示范工厂,主要污染物的减排任务,都需要复合型人才进行科学的规划、工艺的实施、生产的监督,以确保上述任务实现。

(三)《中国制造2025》要求复合型人才具有应用转化能力

应用转换能力是复合型人才复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应用转换能力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第一,推进科技成果转换,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迫切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运用应用转换能力对科技产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转换为先进的科技产品和技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第二,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实现知识产权转化,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正是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客观规律、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掌握扎实专业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进行应用性研究,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技术水平,促进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第三,其他国家政策文件也明确指出,大力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应用转换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应用转换能力。

三、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以促进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但是,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有效满足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需求。

(一)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相比,复合型人才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愿意从事创新性活动,但是目前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无法对接现阶段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于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创新意识薄弱。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基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创新意识作为指导和牵引。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学生自小就是“被动学习”,不习惯进行思考被动接受老师知识浇灌,因此大学生对创新的意识相当薄弱。研究指出,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的创新人才,过于注重顺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薄弱。第二,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作者对天津JD职业技术学院[2]进行了调研。在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班级访谈过程中,64%的学生认为自身缺乏发现问题能力,理论授课环节对老师讲授内容没有提问和质疑。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但是目前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三,创新能力需要与时俱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要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入融合,在重点突破的十大领域中,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子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等。这些领域都属于未来重点突破和发展领域,是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基础所在,这些都需要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支持。由于属于新兴的、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还处于滞后阶段,现有的复合型人才的创新能力还不能有效满足发展的需求。

(二)复合型人才绿色能力亟待完善

复合型人才复合能力中的绿色能力指的是基本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环保、低碳排放的通用能力,这是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型时,复合型人才必备的能力。由于我国还处于绿色制造的转型初期,复合型人才绿色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复合型人才的绿色能力亟需完善,适应中国制造2025绿色制造转型需求。第一,复合型人才绿色能力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由于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滞后性,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少有要求复合型人才必须拥有绿色能力。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绿色能力开放存在构成要素不清晰的现状,开设课程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绿色能力培养目标,但课程内容已经包含有绿色化的知识点。另一项调研显示,我国超过41%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中完全没有体现绿色能力内容,含有绿色元素的教学标准中,多是院校自身开发和设定的标准。第二,复合型人才课程绿色能力开发力度不足。高职院校对于绿色能力培养还未引起重视,未将绿色能力融入到课程开发中。“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开发绿色能力”课题组调研数据显示:62%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满足绿色能力开发需求,9%课程未能满足绿色能力的开发需求,只有29%课程满足绿色能力开发的需求。第三,复合型人才绿色能力实践不足。目前绿色能力开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还处于起步和探讨阶段,远远没有达到实践水平。天津JD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的绿色能力开发还出探讨阶段,未能应用于实践。

(三)复合型人才应用转换能力需要提升

复合型人才应用转换能力就是其将客观规律、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知识和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应用转换能力应用水平不高,无法满足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需求。第一,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知识是复合型人才应用转换能力的基础,要求对专业知识灵活运用。研究指出,人才知识水平对产业转型有着重要影响,但是我国目前高端层次人才尤其复合型人才知识水平不高,导致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第二,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应用转化能力不足。应用转化能力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体现,要求复合型人才能根据理论知识或抽象概念,转换为现实的产品和生产力。但是在对天津JD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班级调研中,题项问到根据设计图纸,你是否能独立完成模具设计,23.6%学生选择不能独立完成,45.7%的学生选择可以在他人协作下完成模具设计。由此可见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应用转换能力水平不高,应用转换能力有待提高。第三,实践能力不足。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以云南省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工作为例,在专业实习中由于忽视管理能力培养只注服务能力培养,造成生产性服务业复合型人才管理技能薄弱,实习效果差强人意。在文化产业中存在动漫专业画不出真正有创意的作品,学管理的在项目管理时用不上其原因都是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没有注重实践能力造成的。

四、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路径

高等职业院校要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家的顶层设计,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创新能力、绿色能力、应用转化能力。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因此,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第一,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高职院校要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重要精神,明确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知识输送给复合型人才。除此外,在课余生活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的讲座和培训,使复合型人才了解创新创业的重要性。第二,培育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去想法解决问题。高等职业院校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鼓励复合型人才在学习过程中开拓思维,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在实践教学过重中,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问题意识,理论实践的意识,思考如何结合自己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第三,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于复合型人才提出的充分必要条件之一。高等职业院校在夯实复合型人才创新知识、创新意识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技术技能大赛,检验复合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全国示范职业院校和省级示范院校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全国技术技能大赛甚至世界级别的技术技能大赛,以更高要求和水平检验复合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开发绿色能力课程体系,完善复合型人才绿色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要顺应十三五绿色发展的理念,对接中国制造2025对于复合型人才的绿色能力需求,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绿色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绿色能力。第一,绿色知识融入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把绿色知识、绿色能力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绿色知识、绿色能力、绿色价值观、绿色态度。第二,加强绿色能力实践。高职院校要开设绿色实践课程,培养复合人才的绿色能力实践能力。通过开展绿色能力大赛,节能减排比拼等活动,积极开展绿色能力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推动节能减排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增强自身绿色实践能力。第三,加强绿色隐形课程开发。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绿色隐形课程的重要性,把绿色隐形课程开发融入到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要把绿色价值观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中,积极鼓励学生开展以绿色低碳活动为主题的宣传和节目汇报表演,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绿色态度,增加学生绿色能力,培养学生绿色价值观。促进绿色低碳理念在校园的普及推广,健全激励及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三)深化校企合作,增强复合型人才应用转换能力

校企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实践教学,增强应用转换能力的关键,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检验复合型人才的应用转化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通过以下3种方式增强复合型人才的应用转换能力。第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是复合型人才进行应用转换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学生应用转化能力的培养,加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学习,为应用转换能力实现打下基础。第二,加强现代学徒制建设。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校企双方要联合制定复合型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进程,坚持学院老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培养原则,借鉴德国双元制,采取工学结合形式,加强实践实训。保障复合型人才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学到专业知识、也能学到实践能力和理论转为实践的转化能力。第三,加强应用转化能力培养。应用转换转化能力和是复合型人才的核心技能。校企双方要联合办学,为复合型人才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采用工学交替的办学方式,促进复合型人才应用能力和转化能力的增强。借鉴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在企业内部建立产学研基地,切实增长复合型人才的应用能力和转化能力。

 

本文摘编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同名文章,作者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许艳丽,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太行山路
与纬八路交叉口路西(火车站乘
113路公交车)
邮编:462000  
招生咨询电话:0395-3138579  
值班电话:0395-6100076 
联系邮箱:lhjsxy@yeah.net
  • 官方微信号
  • 招生就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