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传承非遗技艺 展示面塑魅力

    今年32岁的赵闯,是河南省漯河市技师学院的教师,还是中式烹调高级技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河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赵氏面塑第六代传承人。2022年5月7日,记者采访了赵闯,了解到赵氏面塑已有200多年历史。

  白天工作 晚上学习面塑

  面塑是以面为主要材料,用简单工具制作花、鸟、人物等的手工技艺。面塑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

赵闯告诉记者,他6岁起跟着爷爷学习面塑。因为母亲患病,父亲一人打工挣钱,家里经济困难。2008年,为减轻家里经济压力,18岁的他跟随堂哥到天津一家大酒店学厨艺。他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每天都认真学习厨艺。然而,在堂哥去了深圳之后,赵闯失了业。过了一段艰苦日子后,赵闯又找到了工作。他对这份工作倍加珍惜,时刻提醒自己要比以前更加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9月,赵闯参加国际绿色烹饪大赛并获得特等奖。第一次走进大赛现场,看到一个个精美的面塑作品,赵闯很惊讶。其中,很多人物、动物作品看起来和老家的泥塑一样。

当被告知这是面塑时,赵闯更惊讶了:他小时候跟爷爷学过面塑,但没想到用面可以做出这么精美的作品。

   赵闯毫不犹豫地报名学习面塑,将面塑技艺拾了起来。此后三年,赵闯白天在酒店工作,晚上去学习面塑,工作学习两不误。这样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是赵闯乐在其中。

“我要靠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把家里祖传的面塑技艺发扬光大。”赵闯说。

    细心加耐心 作品栩栩如生

    赵闯告诉记者,他创作的灵感来自生活。比如看电视剧时,感觉某个人物、器物很漂亮,他就会马上查阅相关资料,尝试着做一个。艺术又高于生活。他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稍加调整。

“制作面塑,要查很多资料,相关知识要扎实。同时,人物的面部表情要认真揣摩,动物奔跑时腿上的肌肉要拿捏到位。只有这样,做出来的面塑才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很多面塑作品的细节,都要手工完成,特别考验耐心。”赵闯说。

“开始制作后,半个小时内必须做完,否则面就干了。另外,面的软硬程度也很讲究。制作一个简单的面塑需要十几分钟,但复杂的可能需要十几天。面塑用到的工具并不多,但制作过程并不简单。”赵闯告诉记者,“面塑常用的工具就擀面棍、面塑主刀、压面板和木梳子这几种。填充时必须填满,否则时间久了容易变形。”

   赵闯制作面塑也出过糗事。赵闯说,有一次他做了一个县令的造型,县令的官服上有一个龙的图案。展览时,一位老人说:“你做的面塑很好看,但是有一点不对:七品县令所穿的官服上,不可能带有龙的图案。”

“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多学习,不再犯常识性错误。”赵闯说。

   成立工作室 将技艺传下去

   2018年4月,赵闯回到家乡漯河创业,并走上漯河技师学院的讲台。教学中,他靠着清晰的思路、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每一节课都精雕细琢成示范课。在前人塑造人物、动物技法的基础上,他大胆改进,创出“三刀定大型、七刀出五官”的独特技法。

   2019年,在漯河技师学院,赵闯成立赵氏面塑工作室,希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面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喜欢上面塑,同时也将这门传统技艺教给更多年轻人。

    在赵氏面塑工作室,记者见到了许多年轻人。漯河技师学院2021级学生魏士凯学的是烹饪,但喜欢手工,就报了赵闯的面塑兴趣班。

“我是幼师专业的学生,学会面塑,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教小朋友做手工,很有用处。”漯河技师学院2021年春季班学生张涵畅告诉记者。

   据了解,赵闯曾连续四届获得漯河市手工大赛一等奖。他的面塑作品《龙凤呈祥》曾获得国际绿色养生厨艺大赛金奖。他的作品《千里走单骑》,荣获2016年中国金鼎杯面塑白金奖。

   为提高面塑技艺,2016年,赵闯到石家庄美工大师王恩素的工作室学习人物造型。2017年,赵闯拜中国面塑大师萧占行为师,学习古典人物面塑技法。2021年,赵闯到四川德阳向雕刻大师肖强学习食品雕刻。

    2020年,赵闯代表我省参加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国第一届扶贫技能大赛。

 “面塑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会继续钻研面塑技艺,不断探索创新,主动担当起传承面塑技艺的责任,培养更多面塑技艺传承人,创作更多题材丰富、生动传神的面塑作品。”赵闯说,希望更多年轻人喜欢面塑、学习面塑。


联系我们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黄河路494号
(乘101路、202路到泰山路口下车,
向东100米即到。或乘105路到市建
委劳动局,向西50米即到。)
邮编:462000  
招生咨询电话:0395-5607576  
值班电话:13007686779  
联系邮箱:lhjsxy@yeah.net
  • 官方微信号
  • 招生就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