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 >

党建工作专刊[2016]第18期

第十八期

2016年9月1日

学思践悟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延续。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

●“衣食住行”四个字形象地说明了从温饱迈向小康的发展历程。“衣食”即是温饱,再加上“住行”就是小康。今天的中国,已经让7亿人摆脱贫困、13亿人解决温饱,中国人民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是对全人类的贡献,足以让每一位中国人自豪与自信。

●认识现实要运用辩证法、坚持两点论,说成绩不要忘记问题,讲问题更不能忽视取得成绩的大背景。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瞬间。把机遇与挑战、成绩与问题放在历史的时空中去认识和判断,就能坚定方向、树立信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己必须实事求是,既不要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只有清醒地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准备放弃什么,才能建立起自信,才知道如何学习借鉴。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学习领会“七一”讲话,坚定文化自信之一

历史文化决定道路选择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6-08-28 19:00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总源头。中华民族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决定着中国特色的道路选择。

昨天、今天和明天,历史、现实和未来,一脉相承。中华文化的底色,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历史中有文化的根,只有用心进入历史,唤醒对民族过去的记忆,才能在历史的回放中汲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5000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迎来了人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一次文化大繁荣,儒家尚“仁义”,道家崇“自然”,墨家讲“兼爱”,法家倡“法治”,各种流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百家争鸣、和而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崇尚和谐、追求大同。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一个民族的强盛,不能没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孕育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成为民族自信的底气。

看现实、想未来,历史的思考是前提。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非偶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走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道路。任何国家的制度设计,必须根植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否则就会水土不服。我们民族无法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走出适合自己历史和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从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从1840年以来追寻民族复兴的历程中走出来的,是从中国共产党95年艰辛探索、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走出来的,是从新中国60多年接续发展中走出来的。历史才是最好的老师!

自秦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最大特色就是追求国家统一,家国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特有情怀,修齐治平、正心修身是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只有中国把“国”叫做“国家”,国和家不可分离,一个家就是国的最小单元,若干个家合起来就是国,治好家才能治好国。中华民族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决定了,我们民族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主轴,13亿人的中国必须有一个中流砥柱,否则就将是一盘散沙、四分五裂。这个中流砥柱,就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过去和现实都雄辩地、决绝地证明,这一历史性选择符合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必须倍加珍视和尊重历史、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

文化差异性构成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更美好。忽视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想把全世界的文化变成单一文化,只能是无视历史的痴人说梦。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中国的未来绝不是西化,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在于发展阶段的差异,根本在于文化DNA的不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必然是“中国特色”。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

联系我们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黄河路494号
(乘101路、202路到泰山路口下车,
向东100米即到。或乘105路到市建
委劳动局,向西50米即到。)
邮编:462000  
招生咨询电话:0395-5607576  
值班电话:13007686779  
联系邮箱:lhjsxy@yeah.net
  • 官方微信号
  • 招生就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