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的坚守与践行
1997年大学毕业,漯河市技工学校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招聘,那个时候叫“人才引进”,于是我就成了技工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一干就是25年,25年我经历了漯河市技工学校到高级技工学校再到技师学院艰难发展历程,经历了人们对技工教育由不认可到逐渐认可的转变过程,经历了国家把技工教育归属到大职业教育范畴,并一直探索教育系统与人社系统所属院校学历直通的漫漫长路。有人说:择一业,谋一事,终一生,时间是最好的证明,我用坚守与践行做到了这一点。
满腔热情,扎根技工教育一线。98年技工学校完全市场化招生,不能再关门搞教学了,每个老师都有招生任务,完不成任务者“罚”!一场突如其来变革,让技校教师的工作又增加了新内容,老师们不仅要在学校教书育人,还要走进千万学生家庭,动员他们来技校上学。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调和中让人更深刻的认识到现实的残酷,当时只想生源的竞争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技工学校的老师需要在这场变革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与担当,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学校面临新发展的转折点。思想指导行动,用信念点燃激情,当时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在团委搞宣传、培训,当班主任、代专业课实习、到学生家访顺便招生,假期为学校生产门窗维修宿舍等等。那是一代人燃烧着心中不灭的光,让所有远方为我发烫,天真的路上偶尔很慌,但是大声的歌唱,梦想已经全副武装。今天回看会更加清晰,奋斗的青春才更有意义。
探索前行,教学改革打前站。招生市场化以来,大部分技工类学校面临招生难、生源素质差、流失率高、企业对学生就业后能力不认可,这些对学校而言打击是巨大的,人们在迷茫中思考?老师们的工作白干了吗?培养的是不合格产品吗?对家长学生的承诺怎么兑现?2011年电气工程系三名共产党员经慎重思考辩论决定带领一个团队搞“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解决这些问题,当时多少有点像凤阳小岗村当年承包到户按手印一样的情景,虽然对教学改革的难度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是依然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打破传统教学体系建立全新体系,新与旧的思想碰撞在所难免;二是当时全国范围都在尝试,还没有太多可参考的资料,只有走自己的探索之路;三是“工学一体化”师资要求很高,现有教师很难满足。既然目标确定,问题就要逐一解决,接下来需要做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当时把所有教研活动时间都用来培训老师接受新理念新方法。二是围绕新教学理念研讨制定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等;三是以点带面有计划“师带徒”的方式加强“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全新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实践与修正,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认可,其中课堂教学效果最为明显,不但提高了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还改变了以老师为主导的“我讲你听”被动学习局面,课堂还给了学生,氛围活跃起来,提高了学生教学参与度和学习能力。如今“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得到全面推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的轰轰烈烈,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正在逐步提升。
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化必须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这是赋予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与探索的时代命题。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技工院校一直追求的终极目标。2015年带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终极目标的考问,学院成立校企合作办,目标是通过与企业开展各种深度合作模式赋能人才培养,提升师资教育教学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这是由粗放合作向深度合作首次探索,这个时期国家的政策是“不给枪不给炮,只吹冲锋号”,同时以企业急需用工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浅活动笼罩着所有职业院校,在学院急需发展和经济效益面前,该如何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到底?
坚持教育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就是正确的办学方向。工作开展之初就制定了学院短期与长期发展相兼顾校企合作发展规划,确定了“订单培养”“基地共建”“引企入校”“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四种模式,开展了“社会实践基地”“订单培养基地”“师资培训基地”“就业基地”四大基地建设工作。框架与目标的确定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理清了思路,为学院特色发展提供了支撑。
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职业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一路走来,漯河技师学院正在坚守和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探索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