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精神的力量源泉
2009年4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河南视察,在密集的行程中专门抽出一天驱车前往兰考。
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在焦裕禄纪念园,习近平敬献了花篮。他动情地回忆,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正上初一,政治课张老师念了这篇通讯,几次都泣不成声……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兰考,实地感受老一代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我心情很激动,很不平静,很受教育,很受启发也很受鼓舞,深感在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加强党性修养,转变工作作风。
正是这次兰考之行,习近平将焦裕禄精神精辟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并指出焦裕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时隔五年,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兰考。这次前来,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背景下。根据中共中央统一安排,每位政治局常委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分别联系一个县,习近平总书记选择了兰考。在3月18日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开篇明义指出,之所以选择兰考作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因为这是焦裕禄同志生活工作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2024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六十周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弘扬传承焦裕禄精神,对于更加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焦裕禄精神彰显“为人民”之谋
干部每开展一项工作,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多种选择。而干部的每一次抉择,能否体现群众意愿,直接攸关事业成败。只有遵从群众意愿,我们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
焦裕禄在兰考说过,干部能否造福于民,首先要看干部能不能做到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当年的兰考,急需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可是,有些干部一味追求表面光鲜的“政绩工程”,无视群众的燃眉之急。例如,胡集大队是当年兰考的“林业红旗队”。1963年春,该大队因栽种泡桐而产生两种意见,双方各执一端。一方认为,“红旗队”就要有个“红旗”的样子,主张泡桐树纵横成行,整体划一,既美观又利于将来的机耕。为此,他们主张将原来栽种的树苗,一律重新移栽。但是,另一方则称,“人挪活,树挪死”,既然树已经栽上,挪来挪去,反而不利于造林防沙,反对移栽。他们认为,当务之急,应集中力量抓紧春耕生产。
这场争论引出焦裕禄一句经典语录——“先顾吃饭,后顾好看”。焦裕禄解释,眼下的主要矛盾是度荒救灾。发展泡桐,不管成不成行,先保证树活下来。三五年后,防护林形成,风沙挡住了,再考虑美观和机耕。随之,“先顾吃饭,后顾好看”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工作原则,深得民心。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前后仅四百七十五天。他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短期将全县人民发动起来治理“三害”而卓有成效,其重中之重就是解决人民“吃饭”的燃眉之急,想到了人民心坎儿上。
焦裕禄精神展现“靠人民”之力
为何必须依靠群众力量?因为我们的事业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支持我们,值得我们信赖。同时,因为群众是社会实践力量的主体,实践出真知,劳动者最聪明。
焦裕禄曾说:“如果我们有什么事情不懂,问一问群众就知道了。”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众所周知,焦裕禄不是学气象的,却能领导群众将兰考漫天风沙镇住;他不是学水利的,却能领导全县群众将二十四万亩涝地改造成旱涝保收田;他不是学化学的,却能领导群众将三十六万亩的盐碱滩改良……风沙、内涝、盐碱并称为兰考“三害”,而他两手空空,没有钱,没有粮食,没有现代化工具,何以成功?我们凭直观感知,焦裕禄一定是一位极其智慧的干部。为展现焦裕禄的智慧,笔者曾亲赴兰考实地采访。大量资料证明,焦裕禄固然非常智慧,可他治理兰考“三害”的“三大绝活”并非他所独创!
“泡桐”的选择非常科学,是焦裕禄采纳了饲养员萧位芬的建议。为了这宝贵建议,焦裕禄和萧位芬在“牛屋”地铺上同住了三个晚上。萧位芬将兰考三十多种树木反复比较,最终选定泡桐。
“翻淤压沙”得益于农民魏铎彬“包坟头”的启发。昔日兰考,地处黄河故道。风沙与沙丘相关,大风起,黄沙满天。魏铎彬母亲去世后,坟头黄沙总是被大风吹开。魏铎彬痛下决心,将黄河故道的黏土挖出,包住坟头,种上刺槐。这一做法被焦裕禄借用于治理兰考的沙丘。在全县治沙会议上,焦裕禄一语点醒梦中人:“个人的力量可以包住坟头,集体的力量难道封不住沙丘吗?”
“翻淤压碱”则是得益于堌阳秦寨一方农家菜园的创造。焦裕禄考察经过那里,发现那菜地绿油油的,与其他农田大不相同。于是,他停下自行车,向农民请教得知,盐碱滩三尺以下是好土,农民用深翻的方法改良了土壤。于是,焦裕禄将这一做法向全县推广。
如此种种,焦裕禄兰考治灾的“三大绝活”皆为群众原创。我们的干部不是万能的,但是我们的群众却是万能的。那么,焦裕禄的智慧在哪里?在于把群众智慧转化为我们的政策,这就是我们的执政智慧。
焦裕禄精神蕴含“守人民”之忠
古今中外,罕有成大器而无献身精神者。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列强环伺之中,争取民族独立,以贫穷落后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更是不可或缺。
焦裕禄的辉煌业绩,正是他义无反顾献身精神的结果。
当年的兰考,是闻名全国的重灾区,灾民跑遍全国,到处逃荒要饭,上交国家税收很低,国家年年下拨兰考的返销粮、救济粮比兰考上交的粮食还多!为救民生之急,年年向国家申请救济是兰考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面对这样一个“最穷、最苦、最困难”的兰考,许多干部望而生畏。可是,焦裕禄的态度却是“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感谢”两个字彰显了焦裕禄灵魂深处的追求。
对于一个追求功名利禄、贪图享受的人,到最困难的地方是受罪;对于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时刻准备着为人民献身的干部却是恰得其所。因为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群众。面对组织,他发出铮铮誓言: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
正是怀着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焦裕禄以抱病之躯忘我地与兰考人民血肉相融,日日夜夜战斗在一起。
焦裕禄在兰考没有出版过著作和论文、没有获得过奖章和荣誉,生前也没有媒体前去采访和报道,他只是专注地挖河、种树、治碱、防沙,从没有组织过专家前去评估或鉴定……但是,在今日兰考,所有成年人都能脱口而出讲述一段焦裕禄的故事;所有的孩子都把他视为心目中的英雄。
每到清明节,焦裕禄的墓前就会摆满百姓送来的鲜花;每到麦收季,会有人敬上新麦面粉蒸的馒头。百姓遇到喜事,有时专程从很远的地方跑来与他分享;百姓家有烦恼事,也屡屡到他墓前倾诉,甚至儿女不孝、兄弟分家,他们也常常来到陵园向他们的“老焦”诉说。正如穆青在通讯中所写,“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焦裕禄精神已成为影响、凝聚兰考人民和全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党性力量成就了焦裕禄最大政绩。他作为党员干部影响着千万党员,日复一日、历久弥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词中所讲“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