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苏维埃公民证”
文章来源: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浙江学习平台
发布时间:2025-04-16
阅读次数:
在浙南的革命历史中,一张薄薄的“苏维埃公民证”见证了浙南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发展,也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坚定奋斗的信念。
苏维埃公民证
1936年6月,浙南游击根据地日益扩大,群众运动蓬勃发展。为推进土地革命,进一步发挥群众当家做主的作用,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决定在游击根据地的苍南、泰顺、福鼎、平阳、文成等县建立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开展以分青苗为主的土地革命运动。
8月,临时省委在福鼎李家山召开第十次扩大会议,宣布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下设6个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共辖16个区人民革命委员会。委员会以工农为主体,广泛吸纳各界人士参与。
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制发苏维埃公民证,上面由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主席郑丹甫题写“为苏维埃事业坚决的(地)奋斗到底”。这张证件是持有人公民身份的证明,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宣言,拉近了苏维埃政权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
这一时期,苏维埃政权在苍南地区普遍建立,根据地人民当家作主,成了农村的主人。苍南地区共有285个村建立了村民委员会,为农村基层政权创造了新的组织形式,积极领导村民开展各种政治和经济斗争,保护群众利益,得到群众拥护。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是苍南地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也是苍南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为浙南革命进一步巩固了革命成果,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