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习俗·惊蛰】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当那一声隐隐的春雷在天边炸响,惊醒了蛰伏于泥土中的万千生灵,万物开始生长,因此称“惊蛰”。惊蛰,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节气,带着融融的暖意和蓬勃的力量,翩然而至,洋溢着生命的气息。此节气标志着春季正式开始,春雷开始响起,气温逐渐升高,大地开始复苏。
【惊蛰·物候】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
1.一候·桃始华
桃花灼灼,艳若云霞,满树烂漫,开启了仲春的繁花盛景。桃花是春天的代表之一,它的盛开标志着大地的苏醒和生机的复苏。
2.二候·仓庚鸣
仓庚即黄莺,黄莺婉转啼鸣,穿梭于枝头叶间,用清脆的歌声宣告春天的热闹,为大自然增添了一份灵动的气息。
3.三候·鹰化为鸠
天空中已难觅雄鹰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布谷鸟轻柔的身影,仿佛是雄鹰幻化成了鸠鸟,诉说着季节的更迭。
【惊蛰·习俗】
1.吃春梨
人们会在惊蛰这天吃新鲜的梨,也会将梨蒸熟、煮成梨汤等不同的形式来食用,既能享受清甜的美食,又能起到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2.赏花景
此时,我国南方地区,大地回春,万象更新,风和日丽,草木初萌。朵朵花开,相竞绽放,粉红似火,白的似雪,艳红似霞,黄的似金,好春光,梦一场,好似春山一幅画。人们会前往花园、郊外或有花卉盛开的地方,漫步花丛中,欣赏花朵的美丽,感受春天的气息,并在心中默默许下美好的愿望。
3.蒙鼓皮
惊蛰时节多有雷声,古人认为雷声就像鼓鸣,所以有蒙鼓皮的习俗,取 “惊蛰听雷” 之意,希望通过蒙鼓皮、敲鼓等行为,与自然的雷声相应,唤醒万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接新一年的劳作和收获。
【惊蛰·养生】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饮食方面惊蛰时节人体阳气上升,饮食宜清淡,多吃富含植物蛋白、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可适当多吃一些甜味食物,如山药、大枣、南瓜、红薯等,这些食物能滋养脾胃。
1.运动方面
天气渐暖,适宜早睡早起,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抵御疾病。惊蛰时节,春风拂面,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放风筝时奔跑、抬头,人们能活动全身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能让眼睛得到放松,缓解视疲劳。
2.情志方面
在惊蛰期间,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让身心都能顺应这生机勃勃的节气。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多到户外晒太阳,每次晒 15-30 分钟,可增强免疫力,同时也能调节情志。可通过听音乐、与朋友聊天、参加户外活动等方式,释放压力,缓解不良情绪。
万物,皆因春雷而醒来,
人间,皆因春意而萌发。
惊蛰,去看一场山花烂漫。